商务部网站发布关于就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最终结论的公告: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有关法律法规,商务部于2024年7月10日发布2024年第28号公告,决定就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公告指出,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商务部认定,欧盟的相关做法已经构成贸易投资壁垒,对中国企业造成了损失。调查机关已经先后赴欧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欧盟FSR调查相关做法。问卷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93%的参与答卷的利害关系方认为,FSR调查对中国企业、产品和投资进入欧盟市场造成限制或阻碍。在经济损失方面,相关中企被迫放弃的投标项目价值大约76亿元人民币,其他受影响项目价值超过80亿元人民币。
随着不断的发展,中国已发展变成全球大国,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又或者是在科技方面,中国都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也正是因为中方的这一巨大进步,直接引起美西方的警觉,总是担心中国会直接取代其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于是美西方联合向中国发难,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其中欧盟的做法引起外界重视,但凡是美国向中国实施的制裁政策,欧盟就紧随其后响应美国政府的政策。
事实上,欧盟对中国企业违规发起调查,设置贸易投资壁垒这一招,整体上就是跟着美国学的,这么多年以来,美国已经习惯了无视贸易规则,任意对别国施加单边制裁,加征一定的关税,制定歧视性产业政策,并且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滥用出口管制、投资限制等措施,人为设置大量贸易壁垒,妨碍公平竞争。欧盟以为在对华政策上跟着美国走,就能讨美国的欢心,殊不知情况已经变了,尤其是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7任总统,欧盟在他的眼里不过就是一块肥肉罢了。
“中国指责欧盟实施不公平贸易和投资限制。”德国《明星》周刊9日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家严展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商务部发布的文件共列举了欧盟对中企的7项不当行为:FSR 调查存在选择性执法行为,导致与第三国的产品相比,中国产品在出口欧盟过程中受到了更不利的待遇;对外国补贴的认定标准模糊;FSR 调查涉及范围庞大,给企业导致非常严重负担;调查程序不公开、不透明,公司参与 FSR 调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日称,商务部将视情通过双边磋商等措施,要求欧方调整或改变相关做法。发言人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申请,商务部于2024年7月10日就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相关做法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欧盟委员会未提交答卷及相关评论意见。发言人称,调查显示,欧盟委员会对华FSR调查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做法,对中国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投资进入欧盟市场造成限制和阻碍。
再者,欧方往往要求公司可以提供大量敏感信息,却未保障知情权和抗辩权,企业为配合调查投入巨大,且可能泄露商业机密,极度影响中国企业正常运营。更甚者,欧委会针对中国企业在欧关联公司采取突袭检查的强力执法手段也明显超出必要限度。对在欧中企做出详细的调查,何须警察携武器搞“突袭”?当中国企业办公室随时有可能被强行检查,公平稳定的营商环境又从何谈起?反问欧方,欧盟企业又是否禁得起这般调查?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
近年来,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规模持续增长,部分外资企业在我部举办的外资圆桌会议上提出,希望取消通过境内贷款解决再投资部分资金需求的相关限制。为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总部型机构,商务部、国家外汇局决定废止2011年发布的外商投资性公司有关管理措施的通知,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的限制。外商投资性公司如有融资需求,可根据《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申请办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总理贝鲁内选择访华,其目的和意图引发了诸多猜测,一方面法国可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访问,缓和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中方在贝鲁访华前夕公布调查的最终结果,无疑给法国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贝鲁此次访华之旅显得格外尴尬,中方的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向法国,乃至整个欧盟发出的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坐视不理。
贝鲁此行,主要为3件事,其一是像马克龙所说的中法、中欧之间的关税争端,包括新能源汽车进出口问题;其二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切实办法;其三则是中法整体的战略关系做铺垫,包括在对待特朗普第二任期时的全球格局,马克龙在2025年的访华之行等等。对这些目的,中方心知肚明,但今时不同往日,这次可能不会太好说话了。目前,流传最广泛的解决方式,就是中国“用技术换市场”方式继续在欧洲做生意,中企需要在欧洲投资建厂,移交有关于电池、数控等部分核心技术。
这场政治较量,中国掌握着主动权。法国想解决干邑问题,就得拿出真心来。不能一边喊着“自由贸易”,一边对中国产业出手。中国已经提出了条件,法国自己得先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和中国好好谈。中法关系不是游戏,需要双方一起努力来维护。这次干邑事件,虽然给中法关系带来了影响,但也给了双方一个反思的机会。法国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中国也得看到法国的真心。只有这样,中法关系才能重新恢复正常。
不得不说,中法关系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这边贝鲁总理还没出发,那边就已经有人猜测,马克龙总统今年会不会也来中国转转?毕竟,中法之间,不仅有经贸合作的“大蛋糕”,还有国际事务的“大棋局”。总之,贝鲁总理的“中国行”无疑是开年国际政坛的一大看点。他能否带着“甜蜜成果”回国?中法关系又将迎来哪些新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联系人:王经理
手机:131561872638
邮箱:2853760590@qq.com
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宁华路288号